唐朝定北王府郑大鹅李明珠免费小说大全_完结的小说唐朝定北王府(郑大鹅李明珠)
  • 唐朝定北王府郑大鹅李明珠免费小说大全_完结的小说唐朝定北王府(郑大鹅李明珠)
  • 分类: 言情小说
  • 作者:焘焘
  • 更新:2025-05-23 11:06:50
阅读全本
古代言情《唐朝定北王府》,男女主角分别是郑大鹅李明珠,作者“焘焘”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故事发生在唐宣宗大中三年的定北王府。此时朝堂表面平静,实则暗潮涌动。定北王府作为宗室重要府邸,府内嫡庶之争、主仆博弈不断,各方势力为了权力、地位和利益勾心斗角,而郑大鹅就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开启了她的逆袭之路。

《唐朝定北王府郑大鹅李明珠免费小说大全_完结的小说唐朝定北王府(郑大鹅李明珠)》精彩片段

巳时三刻,雕花红漆箱笼被抬进梧桐阁时,檐角铜铃恰好在穿堂风里撞出破碎的清响。

郑大鹅站在游廊下,望着抬箱的婆子们额角的汗珠,忽然想起昨日李明珠摔碎的鎏金香炉——那香炉底下刻着"贞观年制",如今正躺在她的妆奁夹层里。

"姑娘,这屋子比偏院宽敞三倍呢!

"小翠踮着脚推开雕花木门,忽然发出一声惊呼,"快看,这博古架上竟摆着官窑的青瓷瓶!

"郑大鹅却盯着地上斑驳的光影。

梧桐叶穿过窗棂,在青砖上织出疏密不均的纹路,像极了昨日在李明珠手帕上看到的暗纹——那是用金线绣的并蒂莲,花蕊处却藏着一只展翅的金雀。

"去把窗户关上。

"她忽然说。

小翠一愣,却见郑大鹅蹲下身,指尖沿着砖缝轻轻摸索。

当触到第三块青砖时,她忽然顿住——砖面有一道极细的划痕,呈十字交叉状,正是古籍中记载的"机关暗记"。

"姑娘,您在找什么?

"小翠递来湿布,目光落在郑大鹅泛白的指节上。

"找一个答案。

"郑大鹅擦去砖缝里的灰尘,从袖中取出一枚发簪。

那是今早从当铺赎回的旧物,簪头雕着半朵残莲,此刻正稳稳卡进划痕里。

"咔嗒"一声轻响,青砖竟缓缓下陷。

小翠捂住嘴,只见郑大鹅伸手探入,掏出一个用油纸包裹的物件。

展开时,一张泛黄的图纸簌簌飘落,上面用朱砂画着定北王府的地形图,某处厢房被红笔圈住,旁边写着"戊时三刻,金雀现"。

"这是......"小翠凑近了看,忽然浑身发冷,"姑娘,这图纸上的笔迹,竟与老夫人房里的字帖很像!

"郑大鹅指尖一颤。

老夫人是定北王府的掌舵者,素日吃斋念佛,竟会与这种神秘图纸有关?

她正要细看,忽听院外传来喧哗,王嬷嬷的尖嗓门像一把锈刀划破空气:"都给我搜!

若是让我发现半点赃物,打断你们的狗腿!

""怎么回事?

"郑大鹅迅速将图纸塞进衣襟,转身时正撞见王嬷嬷领着一群婆子闯进来,手中举着明晃晃的火把。

"郑大鹅,你好大的胆子!

"王嬷嬷一挥手,婆子们立刻掀翻桌椅,"昨夜老夫人房里的鎏金佛灯被盗,有人亲眼看见你子时三刻在抄手游廊晃荡!

"小翠急得跺脚:"胡说!

我家姑娘昨晚一首在屋里抄经,何曾出过门?

""抄经?

"王嬷嬷冷笑,从袖中掏出一本《妙法莲华经》,"这经书上的墨还没干呢,你当老夫人是瞎子?

"郑大鹅扫了一眼那经书,忽然轻笑出声。

她认得这字迹,是李明珠身边的丫鬟翡翠的——那丫头左撇子,写竖画时总往右斜。

"嬷嬷既然说我偷了佛灯,"她慢悠悠地说,"可曾去我常去的地方搜过?

比如......慈恩寺?

"王嬷嬷脸色微变,显然没料到她会提起寺庙。

郑大鹅趁热打铁,转向跟在后面的正妃:"母妃明鉴,女儿每月十五都会去慈恩寺替老夫人祈福,昨日也不例外。

寺里的知客僧可以作证,女儿亥时便己离开,何曾有机会偷佛灯?

"正妃眯起眼睛,目光在郑大鹅脸上打转。

她身后的李明珠忽然开口:"祈福?

我怎么听说,你昨日在慈恩寺与一个陌生男子说话?

孤男寡女,成何体统!

"此言一出,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。

郑大鹅却不慌不忙,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:"大姐说的,可是这位刘公子?

他是慈恩寺住持的俗家弟子,前日托我转交一本《华严经》给老夫人。

这是他的拜帖,上面还有住持的印章呢。

"李明珠没想到她竟留了后手,脸色顿时涨得通红。

正妃接过拜帖看了看,语气稍缓:"既然如此,那佛灯的事......""母妃!

"王嬷嬷忽然高叫一声,从博古架后的暗格里掏出一个布包,"找到了!

鎏金佛灯就在这里!

"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布包打开,果然露出半盏残损的佛灯,灯身上还沾着些许香灰。

小翠惊呼:"这不可能!

我们刚搬进来,根本没动过那架子!

""没动过?

"王嬷嬷阴森森地盯着郑大鹅,"那这香灰怎么解释?

老夫人房里的香炉用的是伽南香,整个王府只有她老人家屋里有!

"郑大鹅盯着那佛灯,忽然注意到灯座边缘有一道月牙形的缺口——这与她昨日在李明珠房里看到的烛台缺口竟一模一样。

她心中一动,面上却做出惊慌失措的模样:"母妃,女儿真的没有偷......这一定是有人栽赃!

"正妃还未开口,忽听院外传来通报:"老夫人到!

"众人连忙跪下请安。

老夫人由丫鬟搀扶着走进来,目光扫过地上的狼藉,最后落在那盏佛灯上:"这灯......是哀家年轻时的陪嫁,原以为早就碎了,没想到还能见到。

"郑大鹅抬头,发现老夫人指尖轻轻抚过灯座,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。

她忽然想起图纸上的红圈,那厢房正是老夫人未出阁时住的地方。

"王嬷嬷,"老夫人忽然说,"你说这灯是在暗格里发现的?

""回老夫人的话,正是。

"王嬷嬷得意洋洋地瞥了郑大鹅一眼,"这丫头狡猾得很,定是早就盯上了这佛灯,故意搬进梧桐阁来偷......""够了。

"老夫人打断她,"哀家记得,这梧桐阁自从先王妃去世后,便无人居住。

若说有人能提前藏东西,恐怕不是刚搬来的人吧?

"王嬷嬷脸色瞬间惨白,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。

郑大鹅趁机叩首:"老夫人明鉴,孙女昨日在慈恩寺抄经时,偶然得知这佛灯的来历。

据说先王妃曾用它躲过一场火灾,灯座里藏着......藏着先王妃的遗物。

"老夫人猛地抬头,目光灼灼地盯着她:"你还知道什么?

"郑大鹅取出怀中的图纸,双手奉上:"孙女今早整理房间时,发现了这个。

上面的红圈,正是梧桐阁的位置。

"李明珠脸色大变,下意识地后退半步。

王嬷嬷更是浑身发抖,忽然尖叫着扑向图纸:"你胡说!

这都是你伪造的......""够了!

"正妃终于察觉不对,厉声道,"王嬷嬷,你三番五次针对三姑娘,究竟有什么企图?

"王嬷嬷扑通跪下,冷汗浸透了衣襟:"王妃饶命!

是大小姐......是大小姐让奴婢这么做的,她说只要扳倒三姑娘,就给奴婢一百两银子......""你放屁!

"李明珠尖叫着踢向王嬷嬷,却被老夫人身边的嬷嬷一把按住。

老夫人接过图纸,指尖轻轻抚过红圈,忽然长叹一声:"哀家就知道,当年的事瞒不住了。

来人,去把燕国公府的书信取来。

"众人面面相觑,不知老夫人为何提起燕国公府。

郑大鹅却注意到李明珠瞬间惨白的脸色,心中忽然有了猜测——难道那图纸上的"金雀",竟与燕国公府的秘辛有关?

半个时辰后,当那封盖着燕国公府火漆印的书信摆在众人面前时,李明珠终于支撑不住,瘫坐在地。

信中字迹斑驳,却清清楚楚写着:"金雀衔珠,可证前缘。

定北王府梧桐阁暗格,藏有先王妃遗留之宝......""明珠,"老夫人的声音像冰锥般刺骨,"你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现这图纸的?

又为何要栽赃给你妹妹?

"李明珠浑身发抖,眼泪大颗大颗地落:"祖母,孙女只是好奇......听说燕国公府在找金雀玉佩,孙女想......想先找到,这样就能......""就能嫁进燕国公府?

"老夫人冷笑,"傻孩子,燕国公府要的从来不是什么玉佩,而是......"她忽然看向郑大鹅,目光中竟有一丝赞许,"而是能看懂图纸的人。

"郑大鹅心中剧震,忽然想起方才在暗格里摸到的另一块玉佩——金雀衔珠的纹样,与图纸上的标记一模一样。

原来老夫人早就知道她的存在,甚至默许她搬进梧桐阁,就是为了引出背后的暗流。

"三姑娘,"老夫人示意丫鬟扶她起身,"哀家累了,剩下的事,你看着办吧。

"等人都散去后,梧桐阁里只剩下郑大鹅和李明珠。

后者蜷缩在墙角,妆容花得不成样子:"你早就知道是不是?

从你搬进这里开始,就在算计我......""算计?

"郑大鹅取出金雀玉佩,放在掌心轻轻摩挲,"我只是想活下去而己。

大姐可知道,这玉佩为何叫金雀?

因为它代表着先王妃的母族,当年因谋逆罪被灭门,唯有先王妃带着玉佩逃了出来。

"李明珠抬起头,眼中闪过惊恐:"你......你想做什么?

""不想做什么,"郑大鹅轻笑,"只是想提醒大姐,以后若是再动什么歪心思,不妨想想燕国公府的家训——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

"暮色渐起时,郑大鹅站在梧桐树下,望着手中的玉佩若有所思。

小翠抱着一叠文书走来:"姑娘,这是老夫人让人送来的,说是以后府里的账目,您可以随意查看。

"她挑眉接过,忽然在账本夹缝里发现一张纸条,上面是老夫人的字迹:"戊时三刻,来佛堂。

"郑大鹅望着西天的晚霞,想起图纸上的"金雀现"。

看来,这深宅大院里的秘密,才刚刚掀开一角。

她将玉佩收入袖中,指尖触到藏在衣襟里的半块桂花糖——那是母亲今早偷偷塞给她的,说吃了能甜一整天。

甜吗?

她咬下一口,却只尝到满心的苦涩。

身后,梧桐叶沙沙作响,像是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视。

她忽然轻笑,对着暮色扬起下巴——就让那些暗流来得更猛烈些吧,她郑大鹅,再也不是任人拿捏的庶女了。

查看完整章节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